老外早早騎車來“湊熱鬧”
  
  
  今天上午,開幕式以情景劇的形式再現開筆禮
  海珠區今起舉行第二屆“嶺南祠堂文化節”,再現廣府祠堂傳統儀式
  文/羊城晚報記者 褚韻 通訊員 海宣 圖/羊城晚報記者陳秋明
  “各位鄉親,今天是黃道吉日,我族第三十二傳嫡孫贏本善之子贏國威於海外英倫大學學堂畢業並獲優等學歷,被國朝欽點為翰林庶吉士,今天舉行認祖歸宗禮,不久便到。請各位鄉親父老,打點、打點!”是不是有穿越的感覺?這是今天上午9時30分在“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的廣州海珠區黃埔村舉行的第二屆“嶺南祠堂文化節”中,揭幕儀式“認祖歸宗飲錦宴”其中的一個環節。
  嶺南祠堂有著怎樣的禮儀?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具有怎樣的社會作用?或許在並不熟悉祠堂文化的不少現代人心中,這些都是“謎”。在活動現場,以“認祖歸宗”飲錦宴為主題、黃埔古村內黃埔直街主舞臺舉行的開幕式則細緻地重現蒙童開筆、認祖歸宗、取心香、裝故土、送福袋等過去在祠堂曾上演的情景。
  看點1
  教化
  尊師重道 “開筆破蒙”
  “祠堂是民間供奉列祖列宗牌位,舉行祭祖活動的場所;也是修續族譜,處理族權及議決族內要務場所。是慎終追遠,尋根問祖之地;也是體現儒家教化、尊老愛幼、孝悌傳家之所。”主持人介紹,活動現場所演繹的祠堂文化內容均是以清末時期為歷史背景,並著重“教化”“尋根”在當今社會的現實之意。
  開幕式首先舉行的“尊師重道開筆禮”就吸引了在場眾多游客的註目。由主禮人、民俗文化專家梁謀引領16名幼童,在舞臺上呈現了正衣冠、叩首禮、點硃砂、誦三字經、書寫開筆的全過程。“一撇一捺是個人,堂堂正正去做人,尊師重道敬父母,勤奮讀書展鴻圖。 ”
  記者註意到,除了臺上的學童,不少臺下的家長也帶著孩子一起行禮念誦。“聽老人們說以前他們上學就有這種儀式,親眼看到感受更深,配合這裡古色古香的祠堂觀賞,又別有一種莊重感,希望孩子看到也能夠有所觸動,尊師勤學,好好讀書。”來自廣西的游客郭先生和女兒一起跟讀宣誓。
  主禮人梁謀告訴記者,清末不少宗族重視教育,為教化後人、希望年輕學子學業有成,便在祠堂辦起私學,每到開學之際,都要舉行這樣的開筆禮。“這一儀式俗稱‘破蒙’。‘開筆禮’是極為隆重的典禮,對每個讀書人來講有著重大的意義,被稱為人生四大禮之一。舉行開筆禮時的祭奠禮品也有講究,一定要有芹菜、大蔥等等,取其‘勤力’‘聰明’之意。”
  看點2
  尋根
  漂洋過海 “入族定輩”
  如果說“開筆禮”的儀式突出祠堂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那麼開幕式第二章,最具有黃埔村本土特色的“慎終追遠,認祖歸宗”的儀式則強調了“根基”。
  “我只為認祖歸宗,遲眠早起,登山涉水,甫能勾到庭幃。”黃埔村的長者湛叔,至今仍能流利地背下這段講述游子“認祖歸宗”的元代劇唱詞。他告訴記者,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十八世紀“國際貿易中心”,黃埔古港古村曾有眾多先人從此用一條“竹升”背著一擔行囊,離家遠行,遠赴南洋、金山等世界各地謀生,因此能夠有日重回故里,讓流落異鄉子孫拜祭宗祠,認祖歸宗便成了這些海外游子的最大心愿。
  活動現場,“於海外英倫大學學堂畢業並獲優等學歷,被國朝欽點為翰林庶吉士”的“我族第三十二傳嫡孫贏本善之子贏國威”,舉行認祖歸宗禮的過程。在大家祝賀聲中,這位祖輩“於百多年前肩挑竹升,擔著簡單行囊,漂洋過海、先到南洋,後到悉尼,再到金山,後落腳英倫、幾代人挨盡艱苦,漂泊海外”的游子終於正式回歸宗祠,入族定輩。
  值得一提的是,主辦方還特別根據歷史資料,復刻當年黃埔村先祖漂洋過海所使用的擔挑,以及一隻十八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最暢銷商品之一的“廣彩”碟來作為“贏國威”的贈禮。而族長回贈的禮物,則是祠堂中供奉祖先的香灰與祠堂門前泥土各一袋,“香灰寓意傳薪火,故土寓意記鄉情。據廣府地區宗祠記載,海外游子認祖歸宗後,必須將香灰和泥土供奉於自己現在所在地家中的祖先牌位前,儀式才算完成。”民俗專家介紹活動的意義,並表示現場可謂“完全還原了清末民初的此情此景”。
  此外,這一儀式還上演了拜見鄉紳父老,金盆洗手,祭祀祖先,入譜定輩,互換禮物,掛匾升旗,分切燒豬等環節,環環相扣,每一步都深含寓意。“現在出國讀書、工作的人越來越多,也有很多人的後代已經在國外長期居住,甚至不懂中文、很少瞭解中國的歷史文化,我覺得這樣的展示,是一種很好的‘家’的號召。而我們這些在國內的人,也能夠體會到一種‘歸屬感’,一種傳統的‘家國情懷’。”不少游客“屏氣凝神”地看完了整場儀式。
  同場加映
  《海珠古祠堂》新書發佈
  呈現120座古祠堂之美
  10月2日下午,《海珠古祠堂》新書首發儀式將在左垣家塾舉行,這也是本屆嶺南祠堂文化節一個重要的收穫。
  “我第一次來到黃埔村的祠堂,看著青磚灰瓦,感到一種充滿歷史文化韻味的震撼之美,忍不住伸手去撫摸。而這一次我再來到這裡,突然感到這些磚瓦,似乎有了溫度,像是被‘文化’所點燃一般。”在介紹《海珠古祠堂》的編寫由來時,海珠區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劉小玲激動得幾乎落淚。
  原來在首屆祠堂文化節舉辦結束後,海珠區民間文藝家協會的民俗工作者帶領社會上熱愛民俗的志士和大學生,用近一年的時間,對海珠區的所有祠堂進行了一次尋訪調查。由黃埔村起步,專家和志願者們根據海珠區文博中心提供的海珠區文物普查線索,走訪了龍潭村、土華村、瀝滘村、赤沙村、侖頭村……對現有祠堂進行考察、整理,取得第一手資料,然後核對族譜,考查有關文獻而完成了此書。
  據介紹,普查一共發現祠堂130多座,此外還記錄了已經消失的90多座祠堂。全書則呈現或介紹了其中超過120座。編輯:王燕子  (原標題:海珠"嶺南祠堂文化節":黃埔古村上演"認祖歸宗"飲錦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rlaf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